常常聽到玩槍的朋友會蹦出下面幾句話:
「我決定要開始練一下身體了」
「我已經有在長跑了」
「我每天都有在做訓練」
但是大家好像都不覺得奇怪,到底為什麼練了這麼久,但是身體淨重(除脂肪量)沒有上升,而體脂肪率也沒有下降呢?
原因在於「是否擁有正確以及科學化的飲食與訓練觀念」!
常見的需求:減肥!
首先各位必須知道的是,減肥要減少的是體脂肪。
30歲前成年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應在14%~20%,30歲後應在17%~23%;
30歲前成年女性的正常體脂肪率應在17%~24%,30歲後應在20%~27%。
透過體脂肪的測量才能了解你是否有過胖現象,單純使用BMI計算只會看到東區街頭上「纖細的胖子」,他們或許外表看起來不胖,但是體脂肪率卻超過應有幅度。
而要維持身材,就必須先了解「基礎代謝」以及「行為代謝」。簡單解釋,基礎代謝的意思是指「你的身體在非運動情況下維持生命及機能所需要的能量」;行為代謝則是跑步機上會顯示的「運動所消耗的能量」。
而人體的基礎代謝遠高於行為代謝,這也是為什麼你努力跑個一個小時,但是只要一塊小蛋糕就可以掩蓋你的努力。
在控制身材來說,你所攝取的營養總量、營養結構、攝取方式與時間都會影響到結果,而控制脂肪最好的方法就是鍛鍊肌肉與心肺功能。
增加肌肉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;有氧運動可以燃燒能量與提升心肺功能,從而相輔相成的提高身體表現。
控制身材與體能,不可或缺的是營養與訓練,而不是依賴一停藥就會復胖的減肥藥,或是恢復正常飲食結構就會復胖的節食。
另外,本篇的淺談訓練科學參考資料主要出自Jeffrey A. Potteiger所著的運動科學概論(ACSM's Introduction to Exercise Science)